杨约连日来的愉快心情一扫而光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愚弄的懊丧。他狠狠盯着宇文述问:“为什么?”宇文述不慌不忙地说:“您兄弟二人,功高盖世,位居要津,长久以来跟满朝文武结下的梁子恐怕数都数不清;此外,太子这几年向朝廷提出的要求总不能如愿,难免会把怨气归结到宰相头上。试问,您兄弟二人虽然得宠於圣上,可要找你们算帐的人却不胜枚举,哪一天皇上要是撒手西归,你们拿什么当保护伞?如今太子失宠,主上也有废黜之意,这您也知道,现在如果要求册立晋王,只在你的老哥一句话。倘若抓住这个时机建立大功,晋王定会永远铭记在心。如此一来,你们便可摆脱累卵之危,稳坐泰山之安!”杨约不得不承认,公关高手宇文述的一席话,句句打在了他的心坎上。
接下来的具体步骤,也就不需要宇文述教他了。
当天晚上,杨约就找到了杨素。听完弟弟的一番密语后,杨素顿时兴奋得大腿一拍,说:“聪明!我还没想到‘废立太子’这一层,幸亏你及时提醒了我!”数日后,皇帝皇后举办宴会,杨素入宫作陪。酒过三巡,杨素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对皇后说:“晋王孝敬友悌,恭敬节俭,颇有皇上之风啊!”一句话就扯到了皇后的伤心事。独孤后的眼泪应声而落,哽咽着说:“您说得太对了!吾儿对父母有大孝大爱,每闻皇上和我派遣的内使到达,必亲自到边境迎接;每当谈及远离双亲膝下,没有一次不悲伤哭泣。还有他的妻子萧妃也非常有爱心,每次我派婢女过去,萧妃就和她们同寝共食,哪像睍地伐,终日与阿云寻欢作乐,而且亲近小人,陷害骨肉!我之所以越发怜悯阿么(杨广乳名),就是怕睍地伐暗中对他下毒手。”听完这一席话,杨素心里就有底了。
既然太子失宠已经是确凿无疑的事实,那么杨素当然要把自己的全部筹码都押在晋王身上了。只要晋王成功入主东宫,杨素后半生的权力富贵也就有了保障。於是,当天的宴会上,杨素便专门就太子的问题跟独孤皇后聊了很久,中心思想当然只有一个:太子品行不端,缺乏才干,不堪为帝国储君。
独孤皇后与杨素深有同感,随后便暗中送给他一笔重金,目的很明确,就是要杨素以首席宰相的身份,想方设法去配合皇帝废黜杨勇,另立杨广。
杨广就这样在夺嫡的道路上步步为营、节节挺进,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,同时也给太子杨勇撒下了一个天罗地网。
对此,杨勇当然不会没有察觉。但是,面对咄咄逼人、稳扎稳打的杨广,平庸无能的杨勇却方寸大乱,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应对举措。他唯一能想到的,就是命术士制造“厌胜”,企图以此对抗杨广,化解灾厄。
所谓厌胜,是盛传於古代宫廷的一种巫术,其实也就是民间流行的“扎小人”,具体的做法,就是将厌憎的对象画在纸上,或用泥塑木雕,然后刺心钉眼,系手缚足,诅咒对方早日死於非命。杨勇用这种招数对付杨广,显然是愚蠢可笑的。因为古代对厌胜之术的惩罚极重,一旦被人发现,后果将不堪设想;即便不败露,这种低级幼稚的做法也不可能伤到杨广半根汗毛。
如果说厌胜还算是一种比较“积极”的对抗手段的话,那么杨勇接下来做的事情,则不但愚蠢,而且十分消极,毫无意义:他命人在东宫的后花园里搭了几间草寮,命名为“庶人村”,然后穿上布衣,在草寮里铺上草褥,每天就在里面住上几个时辰,希望以此消除罪业,禳解灾厄。
杨勇的这种做法,其原理大致是“斋戒忏悔”与“负荆请罪”二者的相加,不过忏悔和请罪的对象不是人,而是冥冥中主宰祸福的鬼神。可是,事到如今,还有哪个鬼神帮得了他呢?老话说得好:福祸无门,惟人自召。暂且不说这个世界上是否真有鬼神,即便是有,鬼神也不能无端给人降下祸福。换言之,当下的祸福,都是自己过去的思想和行为召来的。鬼神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阅卷老师,只能根据你在人生试卷上的答题情况,该打钩打钩,该打叉打叉,最后再给出一个总分而已。所以,杨勇的做法,就好比平时学习不认真,整张考卷答得一塌糊涂,却等到分数出来以后才去找老师忏悔,希望老师能给他一个及格,试问这如何可能?
所以,不管是“厌胜”还是“庶人村”,都无法挽回杨勇走向深渊的命运。
当然,杨勇其实也没做过什么大恶,可在这个世界上,善恶从来是没有绝对标准的。在当时的隋帝国,杨坚和独孤氏的好恶就是善恶的标准,而杨勇从来不懂得去迎合这个标准,最后当然只能是自取灭亡了。而且,杨勇在此最后关头,仍然找不出自己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原因所在,还在那儿七弄八弄、昏招频出,其结果非但於事无补,反而只能招致杨坚更深的反感和厌恶。
杨坚知道杨勇已经惧不自安,便故意离开长安住到仁寿宫里,然后命杨素监视东宫,观察太子言行,以便找出一些足以废黜他的证据。
杨素对皇帝的意图心领神会,随即前往东宫,要求觐见太子。杨勇一听帝国大佬杨素来了,顿时又惊又喜,赶紧穿戴整齐,在东宫大殿正襟危坐地恭候。
可外面的杨素却不急着进去,而是坐在候客厅里悠哉悠哉地喝茶,慢慢品尝各色美味的小点心。杨勇在大殿里左等右等,等得花儿都快谢了,还是不见杨素进来,终於心头火起,怒形於色。
杨素知道火候到了,才不慌不忙地上殿拜见。可想而知,杨勇既没给他好脸色,说话的口气也很冲。
杨素在心里无声地笑了。
这就是他要的结果。
随后,杨素便“如实”上奏杨坚:“太子满腹怨恨,恐将生变,陛下应严加提防!”就在杨素给太子下套的同时,独孤皇后也没有闲着。她人在仁寿宫,却派了一大批卧底潜伏在东宫内外,凡是杨勇有任何芝麻蒜皮的问题,她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报告。而且,抓住杨勇的小辫子后,独孤后又会发挥想象,在这些黑材料上添油加醋,然后才化成一阵一阵的枕头风,润物细无声地吹进杨坚的耳朵。
杨坚的天下本来就是篡来的,所以他这辈子最担心的事情,就是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如今杨勇心怀怨望,而且小动作不断,杨坚自然怀疑这小子会发动政变篡他的天下。尤其是杨素和独孤后的奏报,更是极大地加深了他的怀疑。
随后,杨坚便将东宫卫戍部队中的主要指挥官和精锐悉数调离,同时,又在东宫附近的主要街坊安置了众多密探,对太子实施了全天候监控。
杨广的统一战线相当广泛,谁也不知道他在朝中拥有多少心照不宣的同盟。就连皇家天文台台长(太史令)袁充都利用天象对杨坚说:“臣夜观天象,见太白袭月,此是东宫废退之兆,臣以为皇太子应当废黜!”杨坚没好气地说:“天上的异象已经出现很久了!只是大臣们谁也不敢先开这个口罢了。”迄今为止,所有对杨勇不利的举报都是来自东宫以外的。杨广觉得,要迫使父皇下定决心废黜杨勇,还需要来自东宫内部的更有力的举报。随后,杨广便命心腹段达去策反杨勇的心腹、东宫宠臣姬威。
段达拿上重金去拜访了姬威,一边把金子堆在他面前,一边扔下了这么一句话:“东宫过失,皇上皆已知之;已奉密诏,定当废立!你若能上书告发,大富贵唾手可得!”姬威眼里盯着那堆黄灿灿的金子,耳中听着段达的话,用手抹着不断从额角冒出的冷汗,最后终於重重地点了一下头。
次日,姬威的举报信就递到了杨坚手中。
天罗地网就这么罩了下来,杨勇的灭亡已成定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