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热的泪水止不住往下坠落,原本姣好的面容因为恐惧变得扭曲。
门口的婆子做了个手势,一男仆送来一碗汤药,得到婆子的示意,解开那女郎嘴里的东西,在她还来不及惊叫时,就粗暴地捏住她的下颚把汤药强行灌了进去。
大半碗汤药进肚,女郎彻底绝望了,死瞪着高瘦的婆子,似要把她盯出个窟窿来。
那婆子却不害怕,只道“你也别瞪我,当初既然变着方要爬小侯爷的床,如今他去了,夫人便成全你,跟着他一道去罢。”顿了顿,“细细想来,这也是你的福气,一般的丫鬟可没这个机会。”
那女郎拼命摇头,也不知他们给她灌了什么,忽觉舌头发麻,失去了知觉。
她心中惊骇,原本以为是一碗毒药,谁知那婆子居高临下道“想死啊,可没这般容易,夫人交代过了,要死,也得下了葬才行。”
女郎惊恐万分,再次挣扎抵抗,却被男仆死死地按到地上,动弹不得。
那碗药委实来得厉害,没过多久女郎就觉意识模糊,浑浑噩噩晕厥过去。
见药效管用了,婆子唤来粗使奴婢,让她们把女郎净身更衣,收拾干净,别让她在黄泉路上熏着小侯爷了。
于是昏迷中的女郎被抬入一间狭小的屋子,人们七手八脚给她擦洗身子,换上体面的衣裳,准备入棺。
寅时正,季玉植的棺椁被系上白绸,放着一只大公鸡。
外头黑漆漆的,灯笼火把照亮黎明前的黑夜,院里聚满了亲眷家仆。
随着外头的炮竹声响,做道场的人高声呼喊“起棺”
三十二名抬棺人护送季玉植的灵柩离府,前往城外季家墓地。
在起棺时,周氏拖着病体声嘶力竭,哭丧声弥漫在院里的每一个角落。
灵柩出了灵堂,阵阵冷风吹得院里的白绸纸钱飞舞,走在最前方送死者最后一程的是家族里的长辈们。
季玉书端着灵位在前方引路,明容则和宗族里的其余人跟在身后。
侯府嫡子亡故,出殡排场自不消说。
整个送葬队伍有两三百人,这些人中除了亲眷外还有家仆,和做道场抬棺的一干人。
庞大的队伍从侯府正门而出,跟着随行的还有一口小棺。
那口棺木从角门出来,被家奴抬到一辆宽大的马车上,紧跟在送葬队伍的最后方。
躺在棺中的女郎手脚被捆绑,嘴被堵住,呈昏迷状态,被送往季家墓地,随季玉植下葬。
浩浩荡荡的出殡队伍好似一条长龙,在冷风中缓缓驶向坊门。
家仆们高举火把替送葬家眷和抬棺人照亮脚下,随着阵阵炮竹铜锣声,抬棺人齐声高喊吆喝,一片喧闹。
出坊的途中抬棺人要歇脚,棺椁需用两条长板凳垫上,防止棺椁沾地。
这时候送葬的亲眷家仆们需下跪。
明容混杂在人群里,看着周边的火光冲天,听着那些嘈杂,恍惚觉得她的一生也被葬送在这场出殡礼中。
余生,都要随季玉植而葬送。
灵柩被抬起,跪地的家仆们陆续起身送行。
现在天色还早,因宵禁缘故,不到晨钟声响,坊门通常是不会开启的。
不过也有例外,像疾病救治,报丧这些事情可以放行。
至于出城,就需等到晨钟开启了,除非有紧急军情。
季家出殡算是特殊情形,坊门人放行,出殡队伍在一片炮竹喧闹中离开了平兴坊,前往出城的主干道而去。
沿途季玉书端着灵位引路,明容在身后跟随,她心中想着事,只闷着头往前,在季玉书停下来时不小心一头撞到他的后背上。
季玉书闷哼一声,张氏连忙把明容往身侧拉。
那男人扭头瞥了一眼不小心撞到他的女郎,却见那张小脸儿上泪眼婆娑,是真真切切的伤心难过。
季玉书还以为自己眼花。
这些日他对府里的情形略有所知,也清楚明容是怎么进的府,当下不禁生出几分嘲弄。
为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哭成这般模样,不免矫情造作了些。
殊不知明容哭的不是亡夫,而是自己。
想到她下半生将抱着巨额家财被禁锢在季家守寡,没法胡吃海喝,没法游山玩水,更没法睡男人,就不由得悲从心来。
她大好的青春年华,被活生生折断在季家的牢笼里,怎能不悲不愤
从平兴坊到城门的路又长又远,仿佛没有尽头。
出殡队伍从寅时开始出发,沿途走走停停,纸钱纷飞,敲锣打鼓,炮竹声声,丧哭不绝于耳。
待到晨曦将近,晨钟声总算被敲响。
一百零八响晨钟声从钟楼传来,带着浑厚的浩瀚之气破开新的一天起始。
京都平阳城的各坊门陆续打开,城门正式开启。
街道上的人流渐渐多了起来,做营生的,出城的,上值当差的,各色人都有。
破晓时分长龙一样的送葬队伍行至城门口,过往人群主动让出一条道路观望。
有知情的路人小声议论,压低声音跟随行的同伴说道“季家小侯爷还未到行冠礼的年纪就亡故,留下那么大的家业去了,实在不划算。”
同伴颇觉好奇,“这般年轻,怎就去了”
旁边挑着担子的一男人接茬道“听说是突发急症死的。”
“那也死得太冤了,有道是阎王叫你三更死,谁敢留人到五更,便是季小侯爷福薄,接不住这泼天的荣华。”
“这算什么,听说明家才叫倒霉呢,把好好的一个闺女送进府守活寡,后半生算是没指望了。”
“话可不能这么说,那么大的家业,供养一个寡妇绰绰有余。”
“谁乐意去做寡妇呐,况且明家还是四品侍郎,倘若在家中守望门寡,日后好歹还有一条出路,如今被送进季府,算是彻底完了。”
围观的人们窃窃私语,七嘴八舌议论高门大宅里的阴私。
端灵位的季玉书听着那些言论,狐狸眼冷不丁瞥向身侧的女郎。
察觉到他的目光,明容两眼泪汪汪,梨花带雨的样子难掩眼尾的柔弱风情。
季玉书“”
啧